冠山,位于冠山盆地(龙里县县城)东隅,岩山形似金钟扑地,古木参天,葱郁苍翠。
明永乐七年(1409)始建的道教活动场所掩蔽其中,可谓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”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虽然道教一去不复返,但其紫虚观主体建筑保存尚好,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由主体建筑紫虚阁、左右厢房、前殿、山门、文昌祠组成二进院式古建筑群。
主体建筑为木构穿斗式三重檐六角攒尖筒瓦顶,1989年迁入的文昌祠,为木构抬梁式歇山青瓦顶,带吻正脊,戗脊翘角卷草,石质柱础浮雕仙草、竹、梅、鹿等图案。
西南两面有1936年题刻的“还我河山”、“巨灵一孹”等七方摩崖石刻。
建筑物的形制、布局给人一种古朴、沧桑之感。
登阁骋目,远山峻岭和鳞次栉比的楼房尽收眼底,让人流连忘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