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理位置: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和平街道
门票价格:免费
开放时间:全天
景区级别:国家4A级景区
适宜季节:四季皆宜
著名景点:云龙山、大门、三义桥、苏步桥
便捷交通:
乘车路线:可乘坐9路、38路内环、38路外环、47路、63路、69路、603路、604路、606路,到云龙山下车即可。
徐州云龙山是苏北一带的名山大川,是徐州主要的景色树林之一,素为徐州名胜古迹之冠。云龙山地势巍巍,坎坷螺旋,既有着名山大川的自然风景,又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。特别是宋朝文学家苏东坡的驾临和存留的磨叽,让这儿颇负盛名。每一年诸多的庙会活动,相映成趣的民俗艺术与民俗风情,使云龙山也变成名扬四海的主要民间工艺活动之地。
云龙山云龙山长3千米,北头毗邻城区。山分九节,蜿蜒起伏,状似飞龙,翘首向东北地区,曳尾于西北。因山顶经常出现烟雾缭绕而出名。石头上的“云龙山”三个大气磅礴的大字是明代的莫于齐撰写的。
大门
三义桥
苏步桥
摩崖石刻1931年9月末,戴季陶游玩云龙山。在游玩兴化寺时,随行人员中许多人提议他为云龙山留字,这时刚正不阿“九?一八”兵变,便留有“植树造林兴学富国强兵,弘扬文化艺术确保汉京”16个字,现刻于云龙山第一节崖壁之中。
张山人故址张山人即苏东坡朋友张天骥,自号云龙山人。他喜好圣贤、花卉剪辑音乐,归隐于云龙山黄茅岗。故址是近代园林景观单位仿宋朝民宅重新修而建,有三间主房、三间配房和一间餐厅厨房,并在周边装有一些农家院的用品。
碑廊黄茅岗摩崖石刻坐落于将近50米的悬崖绝壁上,现有碑碣32方。自宋朝元丰年间至清道光十年,留有了30多人的诗词、游记攻略等著作。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碑记和石雕等,风格多种,刻工高超,具备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。
苏轼苏东坡(1037-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宋朝作家、书法家,唐宋八人们之一。他曾任徐州知州,云龙山是他最常到的云游之地,更写过众多诗文赞扬其景。
《放鹤亭记》
《招鹤图》
索道
大士岩
古迹
庙会
饮鹤泉饮鹤泉坐落于放鹤亭南端,因宋朝之前云龙山叫石佛山,饮鹤泉那时候叫石佛井,后代因近放鹤亭故更名。饮鹤泉因其水位和水体甘美而出名,苏东坡也曾写诗赞扬此泉。
导游图导游图
白鹿洞白鹿洞高3.5米,宽3.1米,是一座人工修建的纯天然洞窟。据记述唐代文人墨客李渤两者之间兄曾定居在江西省五老峰下,并养一只白鹿,尊称“白鹿老先生”。南宋知名理学家朱熹为纪念他建白鹿书院,明正德年间南康太守王溱同是纪念李渤,辟山为洞,名叫白鹿洞。洞两边有小洞,门口有《新修望湖亭后可廊记》碑石一座。
云龙书院清康熙六十年(公年1721年)淮徐同知孙国瑜曾再此办校。雍正十三年(公年1735年)徐州县令李根云改造为私塾,并取名为今名。知名诗人、探花冯煦曾当过校长,进士王钦霖、刘庠都会这儿曾当过老师。私塾最开始为清初宫式建筑,内有大讲堂、四贤祠、文昌阁、宜福堂、紫翠轩、白鹿洞、望湖亭等建筑。辛亥革命后,驻扎地军政府肆无忌惮踩踏,任由毁坏,至今保存的名胜古迹有望湖亭、醉石亭、东坡石床、黄茅岗摩崖石刻等。
东坡石床
醉石亭
邓永清彰功碑
望湖亭
放鹤亭
鹤归亭
招鹤亭
御碑亭
怡然亭
谊亭
观景台
同心台
南天门
兴化寺
大雄宝殿
大佛殿